梅兰竹菊抒逸气——品读苗京平先生书法作品

  • 来源:艺术鉴赏网       点击:4310次
    •   作者:阳帆正当时 杨华君
       


       

        苗京平,海峡两岸交流中心和机关书画协会负责人,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作品多次入展首届女娲文化奖、第二届“画坛圣手”任伯年杯、第二届“感恩杯”孝道文化奖、“中国梦 劳动美”等全国书法展,以及在海峡两岸举办的书法展。

        走进苗京平老师的办公室,目之所及皆是青翠绿植。茶香、花香缭绕不绝;书香、墨香绵绵不断。办公桌对面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摆着一方砚台,砚台旁散落着几张宣纸,宣纸上新墨陈墨交织,看似随意,实则规整。
       


       

      苗老师书桌上的书法字典
       

        苗京平老师和我想象中有很大不同。他虽为国台办海峡两岸交流中心副主任,却十分平易近人,谈吐文雅,毫无“架子”。在苗老师的解读之下,那一幅幅书法作品仿佛拥有了生命,诉说着使命、责任与担当,展示着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格局和开阔的眼界。
       

      从工作中来
       

        苗京平老师对于艺术的理念很朴素:从工作中来,到生活中去。“梅兰竹菊抒逸气,真草隶篆写中华”就是他对书画艺术的诠释。

        苗京平认为学习书法应为机关文化服务,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他每年都根据中直工委确定的不同主题,带领组织机关干部书法爱好者参赛,充分展示机关干部精神风貌。每年春节,苗京平老师受邀或组织邀请中国书协的书法家为机关干部写春联送福字,受到广泛欢迎。

        在关喜迎党的十九大书画展上,苗京平老师的书法作品令所有人眼前一亮——“一带一路共建伟业开天地 互联互通合创繁荣贯古今”,笔体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又不失张力。谈到这幅作品的创作,苗京平老师表示:“我写作品很快,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但是对于作品内容的创作,我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比如这一副楹联的内容,既要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的辉煌成绩,又要把国家近年来的大事,比如‘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这些时代关键词展示出来。”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上,苗老师的“巨龙腾跃回首风云四十载 华夏复兴再启鸿鹄万千程”展现了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美好蓝图。这些楹联的内容,都经过他反复斟酌,既要考虑到其中的平仄,又要考虑到政治性和艺术性,需要和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不断修改完善,直至最终定稿。
       


       

        苗京平老师的书法,强调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独创性和专业性。他认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定是带有“思想”,体现在为国为民的高度和公平公正的格局上,恰到好处地展示出了一位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变化中感受汉字之美
       

        为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艺和专业理论水平,苗老师先后于2015年和2018年参加曾来德导师工作室高研班学习和做访问学者研究。经过导师的严格指导和刻苦训练行书《兰亭序》和篆隶《祀三公山碑》两种不同书体,他逐渐体悟和总结出书法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以“一带一路共建伟业开天地 互联互通合创繁荣贯古今”这幅楹联为例,苗老师在隶书中加入了简书的元素,简书中又带了几分行书的味道,有些字还借鉴了篆书的写法。

        对于这种细微之处的变化,苗老师说:“我以隶书为主,把握一个庄重的基调,而后揉进简书、篆书的元素,又因行书很流畅,很自然,于是把行书的元素加入其中,让整幅作品看起来更加灵动,更加有生命力。” 尽管变化无穷,也并非是苗老师刻意而为,在其流畅的书写之中,平日里千百次的练习便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

      对苗京平老师而言,每字每笔都讲究笔意和心逸表达,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是一件艺术品。

        他强调,要想做到“每一笔都不同”,必须先达到一种自然的状态,苗老师的作品,远观浑然一体,但近看每个字都错落有致,有一种跃动的美感。
       


       

      梅兰竹菊扮华夏
       

        在首届“女娲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上,苗老师的作品把书法的变化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楹联内容为“梅兰竹菊扮华夏 真草隶篆写女娲”,他把“华”字的笔划进行了处理,一眼看去仿佛是一张笑脸。“既然是扮华夏,打扮嘛,心里肯定是喜悦的。所以我把这个字做了这样的处理,形神中都能让人感受到这种喜悦。”还有“娲”字,苗老师联想到了“女娲造人”的典故,于是将“娲”的右半部分做了合理的变形,让其看上去像一个站立的小人儿,十分巧妙。

        无论如何变化,苗京平老师的作品都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融进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也反映出了他极强的创新意识。
       

      横竖撇捺皆是人生
       

        苗京平老师的书法融进了他的人生阅历、生活观念和博大胸怀。

        在“纪念任伯年第二届全国书画大展”中,苗老师的作品里有这样一句——“学问深时意气平”,意在表达愈是有学问、愈是有德行的人愈谦虚,愈知道尊重别人。仔细观察,会发现学问的“问”字,“口”被置于“门”之上。苗老师这样解释:写字和写文章一样,要突出一个“神”。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一定是抬起头去问的。就像学生向老师请教,不能低着头,这样对老师是不尊重的。所以,我把这个“问”字的“口”放在了“门”上面,就是想表达勤学好问、谦虚有礼这样一种品质。
       


       

      书法是一种艺术,和老师学习也好,临摹也好,都要在提笔书写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
       

        苗京平老师的书法,强调先临后创,多临多创,百遍临百遍创。“曾经有人让我写‘不谈人生’四个字,我做了很多功课,查了很多书法字典,每个字都练习了无数遍,最后一气呵成,把这种透彻的人生态度用笔墨铺在纸上。”苗京平老师表示,书法就是从自然到不自然,再从不自然回归到自然的过程。每一种书体都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每一幅作品也都映射着不同的人生态度。
       


       

      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无数次的练习
       

        更值得一提的是,苗老师的作品不掺杂任何功利性,只接受慈善公益类拍卖,所得善款会全部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艺术鉴赏网编辑:刘丽丽

       中国艺术品商城 - 品鉴 交流
    • 陶瓷
    • 玉器
    • 文房
    • 书画
    • 收藏
    • 茶艺
    • 紫砂
    • 乐器
    •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