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摔琴》张波(楚慎为)著【连载二】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张波(楚慎为) 作家
(二)
翌日,成连携伯牙乘坐一艘海船出了东海。一路上船只颠簸难耐,令伯牙颇不适应,不住地晕船呕吐。船老大扶着伯牙,不停地拍打着他的后背,道:“先生这又是何苦呢?哪里不能学琴,非要去那千里迢迢的蓬莱山,遭这份活罪呢?”
伯牙本想捂住嘴,但还是忍不住呕吐了几口,待稍微好了一些后,艰难的回答道:“为了提高琴艺,还非得去那蓬莱山不可。”说完,又哇哇的吐了起来。
船老大不解道:“这么多年来,我载客前往蓬莱仙山也有十数次,可人人都是为了去寻找神仙,求取长生不老药,学琴的倒是首次听说。你怕是被人骗了哦。”
伯牙道:“我师公就隐居在蓬莱仙岛上,此事绝错不了。你就别再说了,只管去就是了,绝少不了你的船钱。”船老大见规劝无果,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船继续向蓬莱岛驶去。
这一番对话,被站在角落里的成连听得个清清楚楚,他眯着眼,笑嘻嘻地捋着雪白的胡须。他十分欣赏伯牙为了学琴的决心,甘愿忍受海船的颠簸,就这份决心和毅力便胜过普通人数倍。也正是这份决心和毅力,才注定伯牙的此番蓬莱之旅定将会不虚此行。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伯牙乘坐的海船总算第二天一早抵达了蓬莱仙岛。船老大及其水手们十分迷信,唯恐惊扰了传说中的蓬莱仙人,说什么也不肯送他俩上案,只是用给了伯牙和成连一条小舢板,让他们自己划上岛去,并相约等到傍晚时再划舢板回到船上来。
上了岸,栓好舢板,成连手持拐杖,伯牙抱着“号钟”,一前一后,沿着山间小路向蓬莱山的深处缓缓爬去。
大约过了午时,老迈的成连早已经是累得气踹嘘嘘,一屁股坐在一块大青石上,道:“歇会,我再也走不动了。”求艺心切的伯牙却是急不可耐,要背起成连继续前行。成连摆了摆手,然后取下水囊,喝了一口,然后道:“师傅他老人家不愿意见生人,只愿点拨那些有毅力和决心的有缘人,所以才躲入蓬莱避世。我就送你至此,后面的路你得自己找,有缘无缘就得看你的造化了。”
伯牙他心知肚明这是成连给自己的考验,于是抱起“号钟”,拜别了师傅成连,然后毅然决然地向大山深处走去。
越往前行,路愈来愈窄,愈来愈陡,到了后来干脆就没有了路。伯牙看了看四周,只见此处古木参天,怪石嶙峋,且有缕缕氤氲环绕,颇有几分人间仙境的意思。伯牙放下瑶琴,坐下揉了揉胀痛的双腿,不由自言自语感叹道:“哎呀,此乃果真是神仙般的住所啊。”
正当他苦寻无路之时,一阵微风吹过,吹散了薄雾,远处露出一条隐蔽的小路来。伯牙十分惊喜,忙起身抱起瑶琴,就朝着小路的方向行进而去。
穿过小路,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幅情景。里面长满茵茵芳草,树丛中开满色彩斑斓的各种野花,鲜艳且散发着阵阵怡人般的清香。伯牙站在这里,不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恍惚间沉浸在这一处人家仙境中。
不远处有一小溪,明亮清澈,流水潺潺,灌溉着这片世外桃源。此时的伯牙正好口渴难耐,放下瑶琴,双手捧起溪水,大口饮用起来。只觉得溪水如甘之如饴般的清甜,他又继续饮了几口溪水,疲累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解决完口渴,发觉肚子却已是饥肠辘辘。伯牙十分后悔,他只是一味想着拜访师公,却未曾准备干粮。他看了看四周,发觉正好有许多结满蟠桃的果树。伯牙来不及多想,顺手采摘下一颗硕大的蟠桃,惊喜的自言自语道:“这莫不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的蟠桃吗?”他也顾不得许多,一口咬了下去,只觉得果汁四溢,唇齿留香。就这样,伯牙连吃了三个蟠桃裹腹。
突然,草丛中发出一阵悉悉窣窣的声响。正当伯牙疑惑时,草丛中闪出一匹梅花鹿来,看来它并不怕人,丝毫未有任何闪躲的意思,自顾自低下头,悠闲地吃着草。鹿背上栖息着两只黄鹂,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似乎欢迎着伯牙,这个来自人世间的客人。
伯牙从未见过如此情景,不由恍惚起来,仿佛整个人与天地相融,沉浸在一片虚无之间。梅花鹿颇有灵性,走到伯牙身边,用鹿角轻轻碰了砰伯牙怀中的瑶琴。
伯牙惊奇的对着梅花鹿问道:“你的意思是叫我抚琴?”
梅花鹿似乎通了人性,点了点头。伯牙知道蓬莱岛乃是仙山,里面的万物生灵皆乃仙物,既然如此,那便盘膝而坐,弹奏一曲。
此时的伯牙完全放飞自我,心思全然已不在那琴弦之上,满脑子都是蓬莱仙境的的花花草草,一片欣欣向荣的生机盎然的景象。琴声引来天上飞来的一只仙鹤,它伴着伯牙的悠扬琴声时而引颈高歌,时而翩翩起舞。
梦还是现实,伯牙的灵魂都徜徉在这里,琴声悠扬,飘荡在那里。如梦似幻,当抛弃人世间的俗气,只剩下骨子里的雅致情怀。小溪如若流入他的身体,蟠桃似乎种在他的心里,仙鹤好像飞入他的脑海。当阳光洒落在七弦琴上,那就是引领纤纤指尖的跳动。每一个音符,带走的是惆怅是落寞,是生活的无奈,是命运的不公。带来的是欣喜是雅致,是生活的美好,是生命的赞歌。只有动情才会格外珍惜,蓬莱的鲜花,在乐者的琴声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最美的琴声被赋予了悲天悯人般的感染力,当灵魂与灵感来了一场不期而遇,路漫漫,水迢迢。春去春回,潮涨潮落,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和谐,一曲天籁之音如同恰到好处般水到渠成。
“好啊,好啊,你总算领悟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成连突然从背后走了出来道。
伯牙见是老师成连,于是停下手中的琴,迎上去行礼道:“美景当前,学生胡乱弹了起来。”
连城道:“弹得甚好,弹得甚好啊。”
伯牙谦逊道:“老师缪赞了。学生只是突然觉得灵感汹涌,情不自禁……”
连城拍了拍伯牙的肩膀道:“要得就是你的情不自禁。若是无情,那么弹琴只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心中没有高山,哪有沟壑,心中没有流水,哪有大海。”
伯牙道:“老师教训的是。徒儿受益匪浅,只是时辰不早了,还需快些脚步,前往拜见师公。”
连城笑道:“师公?你不是刚刚已经见过了吗?”
伯牙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徒儿愚钝,不知何时见过方子春师公?”
连城指了指伯牙脚下,道:“方祖师早就在十年前就已仙游了,遗体就埋在你脚下这片仙境之下。”
伯牙惊讶道:“师公仙逝了?”
“是啊,先师方子春仙逝时我就在他老人家身旁。依照他的嘱托,不立封土,不树墓碑,埋藏在这片仙境之下,化作一缕尘埃,永生永世守护这里。”成连道。
伯牙惋惜道:“可惜在下晚生了十年,不能得见师公的真容。”
连城笑道:“没什么可惜的。你不是在先师的感召下,悟出了音乐的真谛吗?你在此地顿悟,说明他老人家在天有灵,冥冥之中有了传人。先师临终前曾经传给我一首曲子《高山流水》。但老夫年事已高,恐不久于人世,得须有一传人将此曲传承下去。现在看来你就是那个最佳人选。”
伯牙伏地叩拜道:“承蒙老师不弃,只要老师不嫌弃学生愚钝,愿意将琴曲传给在下,在下定是幸不辱命。”
连城指着梅花鹿以及仙鹤道:“它们不是代替先师认可你了吗?你且向它们磕上三个响头,就算是拜谢师公了。”
伯牙朝着仙鹤与梅花鹿磕了三个响头。磕毕,仙鹤一声嘶鸣,飞升而去。而那梅花鹿也转身隐入山林。
连城扶起伯牙,道:“走吧,我们下山。待我慢慢将《高山流水》此曲传你。”
“嗯。”伯牙拿起瑶琴“号钟”,扶着连城向山下走去。
诗曰:
扬帆东海入蓬莱,
瑞草繁花漫野开。
感念秦楼携弄玉,
琴箫共奏凤凰台。
中国艺术鉴赏网各官网平台报道:
责任编辑:王斯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