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香溪 昭君故里」“大美兴山”民间故事集《昭君之绣鞋洞“送子”》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点击:4891次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蔡长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图  兴山香溪河边听民间艺人王作章讲昭君传说
       

        前言:「和美香溪 昭君故里」百期专栏海内外同时推出。话说二千多年来,“昭君出塞”的传说、故事在中国典籍和民间广为流传。王昭君,名嬙,字昭君,生于今湖北省兴山县。兴山,位于壮美的长江三峡北侧,进出神农架的重要门户,23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簇拥着3580个山头,钟灵毓秀。相传,昭君离开家乡前,曾在香溪河边梳妆,溪水清馨馥郁,香溪由此而得名。昭君的美丽、善良、勤劳、担当的形象,始终活在人民心中。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形成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和美文化及丝路文化,是民族和睦的历史印记。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昭君故事,服务乡村振兴、留住乡愁,中国艺术鉴赏网及二十个官网平台海内外同步推出「和美香溪 昭君故里」系列文化专题,全面展示王昭君故里的传说、古迹、摄影、书画、诗词及非遗等,投稿邮箱:chinaysjsw@126.com。
       




       

        图  美丽的内蒙古姑娘
       

        传说王昭君远嫁内蒙古之前,选妃进宫那天,不小心,让河水打湿了绣花鞋。俗话说嫁出门的女,泼出去的水,昭君换下的湿鞋拿回家中不妥,叫人犯忌,珍珠潭边枯石包上有个岩洞,顺手便放进洞里。后来一对夫妻,因为掷石于洞中祈祷而喜得贵子,人们认为昭君留下绣鞋就是留下“秀孩”。兴山人把“鞋”读成hai,跟“孩”同音,本地人便将昭君放鞋的地方起名“绣鞋洞”。

        绣鞋洞特别神圣,远近闻名。一些缺儿缺女的夫妻,只要听说了绣鞋洞,再远也赶过来。他们来到绣鞋洞跟前,用一颗虔诚的心燃起香,朝着洞口作揖,一边默默向昭君娘娘祝福请安,说出自己的心愿,乞求昭君保佑。

        接着,把从河里捡来的五彩卵石丢进洞里,然后爬上洞口,取出绣花鞋,揣回家。凡前来拜过昭君,取过绣花鞋的,无儿得儿,无女得女,蛮灵验。得了孩子不能就此了事,须得还愿。还愿十分简单,做一双或两双小巧灵珑的绣花鞋模型,悄悄放回洞里,便了了愿心。听老辈人讲,红火年月,五彩石丢满了岩洞,绣花鞋也堆到了洞口。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修兴(山)秭(归)公路,绣鞋洞遭到毁坏,竖在洞边的“珠潭秋月”“遗珠留香”等三通大石碑被捣毁,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民间风俗被中断了。

        但人们不习惯,兴山重男轻女思想蛮严重,没得子女想子女,有了子女又想得儿子。绣鞋洞毁了怎么办呢?大家又在香溪河边另外找个小山洞,当作绣鞋洞来拜,消息传开,求儿求女的都找来,向山洞里丢石子。如今不光求子女,有人托福求财,许愿还愿。心诚则灵,绣鞋洞延续下来,永远装在人们的心中。
       



        中国艺术鉴赏网各官网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王斯捷

       中国艺术品商城 - 品鉴 交流
    • 陶瓷
    • 玉器
    • 文房
    • 书画
    • 收藏
    • 茶艺
    • 紫砂
    • 乐器
    •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