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天下知音」古往登者皆感叹|论古琴台竹叶题壁诗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点击:4729次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图   古琴台竹叶题壁诗
       

        前言:「一带一路 天下知音」百期专栏海内外同时推出。话说,在东方中国古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及典籍广为流传。相传公元前584年,伯牙与钟子期在古汉阳遇见,知音相惜,并以琴会友。后子期亡故,伯牙悲痛摔琴从此谢知音。西方的西班牙也有“知音”故事。画家毕加索来往于阿里亚斯的理发店,与理发师阿里亚斯成为知已,情谊长达26年。毕加索亡故后,阿里亚斯将毕加索画作全部捐给西班牙政府。“知音”是全人类共同的真情。“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与各国往来的经贸之路,更是与各国文化交流“知音”之路。中国艺术鉴赏网及二十个官网平台同步推出百期专栏,共同谱写“天下知音”的华彩乐章,展示全世界“知音”的传说、古迹、摄影、书画、诗词及非遗等,投稿邮箱:chinaysjsw@126.com。
       




       

        图 汉阳古琴台
       

        春秋时期,琴师俞伯牙擅长弹琴,樵夫钟子期善于辨音。

        一日,伯牙抚琴,弹奏了气势雄浑、好似高山耸立的曲子,子期赞叹琴声犹如巍峨险峻的泰山!伯牙又弹奏了波涛汹涌、千叠回转的曲目,子期称颂琴声仿佛浩浩荡荡的江水!伯牙惊叹子期深谙琴音内涵,体味其中意境!二者遂结金兰,约定来年再见。无奈天意作弄,一年后,子期竟因病去世,伯牙悲恸万分,于子期墓前摔断琴弦,沉痛悼念:“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此后,伯牙终生不再抚琴。这便是高山流水的由来,更是传唱了千年的美谈。

        然而,在古琴台风景区的碑廊里,有一幅清朝书法家宋湘束竹叶蘸墨《琴台题壁诗》的书法作品,尤其引人瞩目。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呼!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道光六年正月岭南宋湘题”。其书法作品属国宝级精品,其知音意义非同一般。
       


       

        图 汉阳古琴台
       

        那么这里就引出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广东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工书法,能诗文。史载道光六年暮秋,宋湘登临琴台,眼见湖山胜景,心追先贤遗踪,忽觉诗意袭来,遂疾呼左右索笔题诗,岂料随员未备巨笔,急切间,望见前面竹林苍翠,即命人束竹叶代之,饱蘸墨水一挥而就,行草如风,笔走龙蛇,于是汉阳琴台便有了如此一幅书意双绝的竹叶诗。诗句金声玉润、笔法气贯长虹,历来备受推崇;元帅叶剑英更是慕名前往,两次登临,只为一求宋公墨宝。

        古往今来,四方登台者无不临碑感叹:流水千秋不绝,高山万古永存!(张建 摘自钟生华主编的《琴台骓集)一书 图片  摄影/張建)
       



        中国艺术鉴赏网各官网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王斯捷

       中国艺术品商城 - 品鉴 交流
    • 陶瓷
    • 玉器
    • 文房
    • 书画
    • 收藏
    • 茶艺
    • 紫砂
    • 乐器
    •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