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一对先秦时期带铭文龙纹玉戈考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点击:5898次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倪建华、张明友  学者

        先秦时期,有一种用玉料制作的戈,它并不是用作武器,而是用于记事。其中,以用于记载征伐大事的玉戈为贵,其数量大小不等,一般都是由工匠精心制作后,镌刻上铭文,按大小、先后顺序叙述记载在玉戈上,故有较大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这对玉戈属于典型的秦式戈,和秦式青铜戈的形制完全相同,属于铜戈的缩小版。这套玉戈的尺寸大小分别为:185X80X5.5mm(柄部厚度), 重75.23g、163X65X5.5mm(柄部厚度),重55.48g ,视觉印象就是非常轻薄、小巧而精致。两个玉戈共镌刻有31个铭文,其中大的铭刻有17个铭文,小的铭刻有14个铭文,铭文大小尺寸长宽约6-8mm。
       


       

        图(一)为盒装中带铭文一面的全貌(水印是后加的)

        这对玉戈的材质呈绿色,但不属于新疆和田青玉、碧玉,也不是岫玉,对这种颜色的玉料,业内人称秋葵色,此器内部有少量成条状的近乎黑色的条纹,这不是沁色,而是玉石中原有的杂色,高古玉收藏家视这种秋葵色的玉器为珍品,因在“老三代”(夏、商、周)时期受地域限制,这种秋葵色的玉料通常被用来制作神玉、王玉或礼玉。这对玉戈的产地经过对铭文的解读得知,该玉料产自今陕西省陇县的汧水玉矿。

        “老三代”时期的玉料通常都是采自地方玉,比如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基本上都是以岫玉为主,良渚文化时期的美玉基本都是采自溧阳地区的梅岭玉,秦国起于甘肃,后东进关中陕西,早期的玉器采自陕西的地方玉较多,当然也不排除来自新疆和青藏高原的玉种,但是肯定不会用南方的梅玲玉。玉戈表面密集分布有钙化点,光滑的表面布满玻璃光包浆;大玉戈外刃部有因内部冰裂纹扩散至边缘引起的裂纹,造成少许残缺,刃口较厚,不能用作武器。这对玉戈的全貌详图见下图二、图三:

        图(二)铭文一侧的照片

        图(三)铭文背面的照片

        图四是龙纹放大图,其中龙纹部分镂雕的小孔,最小只有2mm。魑龙龙纹龙头昂扬,上卷唇,四肢作随时准备跃起的姿态匍匐,十分霸气,典型的滴水眼,上卷尾,尽管是片状玉器的浅浮雕,但是给人的肌肉感十分明显,柄部对钻的小孔直径5mm。


       

        图(四) 龙纹及其柄部对钻孔

        图五为柄部的两个长槽孔,没有对钻痕迹,尺寸为长X宽X厚 8X2X5.5mm
       


       

        图(五) 柄部 细长的槽孔

        工艺分析:

        1、机械加工常识告诉我们:雕琢这对玉戈的孔、槽类的工具应该是使用了金属工具,任何其他非金属工具是无法完成只有2mm直径或者宽度垂直的孔的加工任务的,只有使用类似现代钻头、銑刀之类的金属钻具才能完成此项工艺;

        2、镌刻的铭文更是镌刻工艺中的一绝,和良渚文化时期的纹饰、铭文的线刻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经测量,刻线宽度在0.1mm左右。究竟是使用了什么工具完成这些铭文的?个人愚见,工匠使用的应该是刻线金属工具,如同近代手工雕刻刀一类的刀具,需要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于把握,刀尖经过磨削变得十分尖锐,硬度足以能在玉材上刻出线条,才能雕刻此类铭文。

        这是因为铭文尺寸很小,每个笔画长度直线不超过5mm,曲线不超过7mm,字体尺寸就在6-8mm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要使用铊具的可能性接近为零,对放大的字体观察,可以说几乎都没有岐出,详见下图六中铭文部分的刻线放大图:从放大图我们可以看出,工匠的刀法娴熟,铭文书写规整,对这种雕刻工艺用鬼斧神工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现在的刀具有合金刀具,雕刻要容易许多,但是要放到2700多年前的科技水平,就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图(六) 铭文刻线放大图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见到一篇关于古玉加工被判定采用金属工具的文献报道,例如对良渚文化的纹饰的雕刻工艺的解释,也只停留在“也许,可能”的臆测层面,有些猜测比如说用什么鲨鱼牙齿、金刚石刻划的判断则更不靠谱。在中华古玩网上,我们找到了相关的使用金属工具的些许证明(1),尽管是非正式文献,但是有人能这样的考证,有找到了知音一般的感觉。

        究其原因,大概率是考古发掘没有找到过金属工具,不敢妄下结论,也有考古发掘没有发现类似的工痕,但是在民间却被珍藏着。对此,在下的愚见是,这个困惑很好理解,以当时出现的金属无非就是铁(铸铁或锻铁)、铜合金(青铜:一种铜、锡、铅合金)。

        这两种金属是经不起千年以上在土壤中不被腐蚀的,再则,治玉工匠的地位在当时是奴隶,他们的殡葬条件绝非帝王将相可比,他们所使用的工具自然不会有良好的保存条件,被土壤腐蚀至不见踪影是可以预见的。我们不能因为考古发掘中没有找到金属工具方面的证据,而否定在高古玉器加工中有采用金属工具可能性的结论。笔者曾从事机械行业三十余载,熟悉金属切削,表面加工处理,故对高古玉中有关工痕的判断有自己较为独到的判断经验。在后续的古玉鉴赏文章中,对相关的工痕研究会根据样本情况,将陆续发表在下研究的结论。

        铭文解读

        铭文的局部放大视图见图七、图八:
       


       

        图(七) 小玉戈铭文的局部图
       


       

        图(八) 大玉戈铭文的局部图

        铭文的原文和直译如下图九:
       


       

        图(九) 铭文的直译文

        翻译成现代汉语如下:1、汧渭太保秦良对千里外汧水的玉矿和龙寨的安全尤为上心。2、佘畲在镇守畤田的地方附近的玉矿中得到一块美玉,并用此美玉制作了这对玉戈。并且镌刻了铭文,铭文记载了在秦文公定都汧渭之会后,太保秦良的护国举措。

        注释:

        汧渭,秦文公在位时所建的都邑,今陕西省的陇县南;

        太保,西周时期的太保职位就是辅弼国君之官职,此处指秦国太保秦良;

        秦良,人名,待考;

        龙寨,今陕西省的陇县,陇县古称陇州,是陕西省的西大门,因地处陇山东坂而得名,是关中平原城市群三级城市和宝鸡副中心城市。历史厚重,秦襄公建都于此,开疆启土;秦始皇西巡,视这里为秦之西门;陇县那个地方多矿藏,其中就有玉矿,玉矿是制作玉器的重要原料,被视为国宝。秦文公接位后将国都龙寨迁都至汧渭地方,即所谓‘汧渭之会’就是现在的陇县以南;

        佘畲是人的名字,佘是姓氏,名字不详;畲是濮文,指杯子,但这里用作名字,只是为了顺口。比如有的人姓牛,就取名牛妞之意;

        畤田是地名,应该是在陇县那个地方有‘畤’, ‘畤’是指中国古代帝王专门用来祭祀天神上帝的地方,畤田可能是当时的地名.昃棲指则启,行政机构。玉塃指玉矿、玉石,侑兴:在此应理解为因偶得美玉而高兴之意;作宝戈纪,就是做成一对玉戈记下了大事;

        秦邑,现甘肃天水县清水乡,赢(秦)非子建都于此;

        千里隘域,秦文公三年(前763),秦文公从西垂宫带着七百名兵卒到东边去打猎,经甘肃的天水、麦积山、吴砦至甘、陕交壤的陕西凤阁岭、晁峪、甘峪、硖石,四年(前762),他们到达汧、渭两河的交会之处,(今陕西宝鸡、眉县附近)。又,秦文公十六年(前750),伐戎初胜,扩地至歧(今陕西宝鸡东)以西。‘千里’是形容词,指从现在的天水县清水乡的秦邑到现在的宝鸡的陈仓(就是铭文中提到的龙寨)这段狭长地带,渭水以南的这条“陈仓渭水道”,其走向是西起甘肃的天水(古秦地)东到陕西的宝鸡(古陈仓)(2)。

        也有学者认为,秦国都城东迁至宝鸡后,陇寨西北面的固关成为防止戎狄入侵的一个重要关口,守住固关,陇寨就安全了,所以,千里隘域也有可能就是指这个地区。该道主要穿行于西秦岭与渭水峡谷之间,全长约170多公里。(1)全域呈东西向的狭长形状,故称隘域,但这的确是一条东进关中直达周朝,觊觎天下的战略重地。

        结语:1、这是一对距今2700多年前在陕西陇县附近玉矿中出产的玉料制成的玉戈,这对玉戈记载了秦文公时代关于秦国疆域的状况,制作年限大致在秦文公三年(公元前763年)至秦文公十四年(公元前750年)的十四年间,铭文充实了秦国建国初期东扩的史实;2、在制作工艺方面对工痕研究进行的判断是:这对玉戈在局部加工过程中应该是采用了金属工具进行了钻孔之类的透雕工艺。综合判断这对玉戈有着较大的艺术和文物价值。

        参考资料:

        1、从秦式玉器看秦文化的特质(中华古玩网)

        2、秦文公东进陇山兵抵汧渭考略徐日辉 徐锦博微信公众号 陇山文化 2018.2.24
       



             中国艺术鉴赏网及新媒体各官方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中艺理论

       中国艺术品商城 - 品鉴 交流
    • 陶瓷
    • 玉器
    • 文房
    • 书画
    • 收藏
    • 茶艺
    • 紫砂
    • 乐器
    •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