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天下知音」知音文化与古琴艺术研究(上篇)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点击:4159次
    •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北京

        作者:钟生华  知音文化研究学者
       


       

        图  清代古琴台原貌
       

        前言:「一带一路 天下知音」百期专栏海内外同时推出。话说,在东方中国古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及典籍广为流传。相传公元前584年,伯牙与钟子期在古汉阳遇见,知音相惜,并以琴会友。后子期亡故,伯牙悲痛摔琴从此谢知音。西方的西班牙也有“知音”故事。画家毕加索来往于阿里亚斯的理发店,与理发师阿里亚斯成为知已,情谊长达26年。毕加索亡故后,阿里亚斯将毕加索画作全部捐给西班牙政府。“知音”是全人类共同的真情。“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与各国往来的经贸之路,更是与各国文化交流“知音”之路。中国艺术鉴赏网及二十个官网平台同步推出百期专栏,共同谱写“天下知音”的华彩乐章,展示全世界“知音”的传说、古迹、摄影、书画、诗词及非遗等,投稿邮箱:chinaysjsw@126.com。
       




       

        图   优秀青年艺术家范薇弹奏《流水》
       

        知音文化源于古琴艺术源头的知音故事,先秦诸子将它载于中华文化元典,令它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大放光芒。

        中国古琴艺术于2003年11月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已经十三年了,这份世界遗产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有着深厚的渊源,知音文化就起源于中国古琴艺术源头和开端的知音故事。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的两位音乐家,善鼓琴的伯牙和善听琴的钟子期,在长江和汉水交汇之地相遇,一次短暂的古琴艺术交流,诞生了中国古琴艺术最辉煌的琴曲《高山》与《流水》,演绎出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将这个体现古代中国音乐神圣性的故事载于中华文化元典,令它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大放光芒的,是伟大的先秦诸子。

        最初是战国初年的《列子·汤问》描述了伯牙钟子期通过音乐对话创作《高山》《流水》的情景,展示了古琴艺术交流中精神沟通的“知音”境界,寄寓了对人类交流的思考与信念。继而有战国中期的《荀子·劝学》,用“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夸张描写,记载了伯牙琴艺的妙造化境。

       


       

        图  古琴台琴馆
       

        最后,由成书于战国末、集先秦思想文化之大成的《吕氏春秋》,补充了“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和“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珍贵史料,将完整的知音史事,也将伯牙与钟子期友谊典故,保存在先秦典籍中。

        先秦诸子讲述和记载的知音故事与伯牙钟子期的古史旧闻,加上后来由东汉末蔡邕辑写的《琴操》一书所追记和补充的“伯牙学琴东海移情”故事,构成了内容丰富的知音故事体系,共同阐释了古琴艺术源头的一次变革与突破,即伯牙与钟子期创作《高山》《流水》的过程,开创了古琴艺术不必借助于语言的解说,而纯粹通过塑造音乐形象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创作方法,开辟了古琴艺术由和弦而歌走向纯器乐演奏的独立表现之路。这一知音故事体系,为古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刻而精彩的音乐思想和美学理论,成为古琴艺术“琴理”、“琴学”的渊源与基础。

        知音故事是古琴音乐史上的哲学故事,又是先秦哲学中的音乐寓言。先秦哲学家借用知音故事,将万古高山、千秋流水融入《高山》与《流水》琴音中,寓意人证明自己能够在内心中与整个宇宙相照映;其所展现的钟子期与伯牙心灵相通的山水情怀,照映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人的意识与宇宙天心会通的至高境界,应是中国古老哲学“天人合一”的诗意表达,古琴曲《高山流水》亦当是“天人合一”观念的音乐呈现。

        在中华思想文化原创期的先秦时代,知音故事寄寓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展示出中华文化极高远的精神境界,创造了“知音”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概念;与“知音”同义又是古琴曲《高山》与《流水》合称的“高山流水”一词,与老子的“上善若水”,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共同阐释了水的哲学、水的精神,表达了中华文明的特征。

        知音故事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千多年来形成了一条知音文化的长河。

        知音故事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品位,提高了中国人的心灵境界。两千多年来,寻觅知音,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至高追求,对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秦诸子讲述知音故事始,就开启了一条知音文化的长河。

        回溯一下这条知音文化长河,首先是历代学术文化典籍的援引与传承。紧接先秦的西汉东汉,就有《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风俗通义》等典籍的密集引用与阐发。其次是历代文人在文章与诗歌中的引用与创作。最早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引用了知音典故。《楚辞》和《汉赋》都有伯牙钟子期的事迹身影。

        大约产生于东汉的《古诗十九首》,其第五首《西北有高楼》有诗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知音作为名词首次出现在最早的五言诗中。从陶渊明诗到唐诗宋词,到毛泽东诗词和马一浮、饶宗颐、叶嘉莹等当代诗词大家,知音典故化作万千意象,涌动在两千年浩瀚的诗歌长河中。毛泽东青年时代悼念亡友的五古长诗中有咏叹知音的诗句:“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完整表达了钟期早亡,伯牙绝琴之典。

        知音故事对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汉晚期四川雅安的墓葬石刻上刻有伯牙与钟子期掩面哀泣的画像。敦煌佛爷庙湾魏晋时期砖墓砖画刻有《伯牙抚琴图》和《子期听琴国》,表明魏晋时期中土的知音故事已远播到丝绸之路。知音故事的山水情怀,高山流水的深邃意境,对宋元山水画的兴起产生了观念上的影响,而知音故事又成为宋元明清山水人物画的创作题材,这类题材留下了许多以伯牙弹琴、抚琴为画题的传世名作。(待续)
       



        中国艺术鉴赏网各官网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王斯捷

       中国艺术品商城 - 品鉴 交流
    • 陶瓷
    • 玉器
    • 文房
    • 书画
    • 收藏
    • 茶艺
    • 紫砂
    • 乐器
    •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