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邹刈非的风景油画与艺术人生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乐伟
人生的轨迹有时很奇妙,有时因为工作和生活走得很偏,但由于心中理想和定力,最后还是回到原点,邹刈非的人生轨迹,原点就是属于艺术。一天,我们电话预约,再次探访他。
他说虽看似闲赋在家,思想上一刻也没有休息,最近忙着整理油画材料,几次外出写生,已经完成了数十幅作品。谈吐间,他还是那么随和,风趣。茶席上,我们清茶一杯,论道人生水云间。
话锋一转,我们回到他年青的时代,邹刈非从读初中时,就热爱艺术,喜欢西方油画艺术并阅读了大量西方艺术史资料,同时也在到全国各地采风写生,画了许多素描,水粉和油画读师范美术系时,除了素描,油画,大量时间都在画风景。
在名师的指导下,风景画在当时屈指可数,毕业后,进入武汉市歌舞剧院,风景画的天赋,在手绘舞台背景时代,发挥到淋漓尽致。曾为省市乃至全国大型文艺晚会担任艺术总监,场景及舞台设计,为他今天绘画打下坚实基础。
在他的作品中,大多表现山水,原野和村落的气象。当我们走进邹刈非画室,几十幅作品错落有致,映入眼帘,色调柔和,浓淡相宜。有一种鲜明的莫奈西方印象画派感觉。当我们一起探讨他为什么立意“原野乡村”风景画时?邹刈非侃侃而谈,道出了他的缘由,一是他少年时期写生的基础,二是后来他长期从事电视、电影场景和舞台美工设计,对这一主题热爱,熟悉,心中有一种风景画情怀。
今天我们在他的画中,可以看到原野的苍莽歌声,云雾缭绕的诗意。邹刈非把握油彩的能力尽显在画布上,有时在静谧中,感知某种生灵的跳动,有时在原野荆棘中感知世间的空灵。在风景油画领域他在尝试走出一条自己的崎岖路。在他的风景画中,一山,一树,一屋都是精心构图“高光点”在平面中追求立体,距离与透视感十分细腻,捕捉光影效果。仔细端详一下,集合了天,光,影美学概念。仿佛人类回到了无人之境。
人类社会的发展至今,已经大量破坏地球原貌,我们看到高楼大厦,享受现代化生活同时而忘记了原始的生态环境。人类如何学会保护,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重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课题。从邹刈非的画中,就是想告诫世人,“不要走得太快,要多给子孙多留一些原生态风景”。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给我们的艺术情感提供了源泉,给风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它的凌乱且有规律,它的变化且有光影。
邹刈非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一种深邃的情感和严肃的社会,历史思考,“我们不能回到以前,但我们不要忘记过去”。
有一种艺术理念是所以热爱艺术的人相通的,无论你在建筑,音乐,绘画的如何游历,一旦踏入这个绘画领域,就会义无反顾投入下去。邹刈非就是这样的战士,艺术的气场是相辅相成的。无论遇到多少困惑,坎坷,都将成为今天创作的动力。
后疫情时代属于邹刈非的,他游弋在风景油画的海洋里,同时正在思考创作一批与音乐人物,静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这是他一生中追求,热爱而熟悉的领域。同时他告诉我们“艺术是交融的,立体的,到乡村做一批木雕泥塑也是可行的”,我们的谈话在笑声中结束,我们期待邹刈非不久有一个艺术的传奇故事,看见一个有他“水云间”的地方。
中国艺术鉴赏网全国融媒体平台报道:
责任编辑:刘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