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葛昌永:汉末名士祢衡与永远的鹦鹉洲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葛昌永 第六届中国书协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图 鹦鹉洲风景石
祢衡,汉末名士,击鼓骂曹,天下闻名。操无奈使至荆州,刘表又使之江夏,衡于筵上即兴作《鹦鹉赋》,“锵锵戛金玉,句句欲飞鸣”①。祢衡死,葬鹦鹉洲,鹦鹉洲于是名重历代。崔颢有“芳草萋萋鹦鹉洲”句。白居易有“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句。而李太白《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仿崔氏《黄鹤楼》四句三提鹦鹉洲,可见此洲乃曩时江城文化地理标示之一也。
图 鹦鹉洲上的祢衡墓
曩时鹦鹉洲位武昌(鄂州)边,名江心洲,因祢衡更其名。洲头于今鹦鹉洲大桥南,洲尾濒黄鹄矶。《水经注》载:“江之右岸有船官浦,历黄鹄矶西而南矣,直鹦鹉洲之下尾”可为证;孟浩然有诗句“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看江中鹦鹉洲”更可为凭。揣度今武音、武船等方位,俱为宽阔夹江,中央便是鹦鹉洲。斯时尚未无白沙洲、天兴洲。元代江流移动,鹦鹉洲冲刷加剧,“崇祯巳卯,鹦鹉洲崩”。清时,汉阳江边新露沙洲,众人于洲上垦荒以补课税,即名补课洲。嘉庆年,地方官以存古迹为念,将补课洲改鹦鹉洲,修祢衡墓,兹后,洲又于拦江堤处渐与汉阳连并,故所谓,此洲既非彼洲也非此洲矣。山河之变,河东河西无奈随其自然。
图 葛昌永书法作品《鹦鹉洲》
拦江路一带,有祢衡墓、鹦鹉村、鹦鹉大道、鹦鹉洲公园、鹦鹉洲江滩。祢衡墓卧龟山南侧,面长江,过江大道在其上几十米处,然欲亲见其墓,仍需下汉阳大道,左拐至莲花湖路,徒步于偏僻小道拾级而上,此墓便安静躺在丛林间。墓为清人立,武汉市级保护单位。墓壁刻祢衡《鹦鹉赋》全文。再登高,视野穿越楼林,可见鹦鹉洲大桥,长虹般跨江屹立。
图 葛昌永书法作品《长吟调 鹦鹉洲怀祢衡》
鹦鹉洲消失几百年,余今寻旧,唯祭望而已。存亡并离,大地尚且如此!何况祢衡乎?然祢衡以倏忽存在,超越时空,地异人非,历久弥彰,不废江河万古流是也。今人修桥,仍以鹦鹉洲名之,可见“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果然如是。
附:葛昌永古诗词
《长吟调 鹦鹉洲怀祢衡》
乱世滋英武,文人多舛蹉.
傲物居才击鼓,弘文好辩狂歌。
一江春水回头否?无奈青山阻碍多。
胸怀千万卷,留得识曹娥。
中国艺术鉴赏网各官网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曹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