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深沉与厚重:徐建纲与他的“人生组诗”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作者:钱志富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图 诗人徐建纲
2022 年已经过去大半。回想起来暑期前的小半年,差不多是跟“疯子”一样的诗人教授徐建纲闹过来的。徐建纲生于 1961 年,青少年时代是在内蒙古包头市下面的草原上渡过的。2013 年 2 月诗人写了一首《我的内蒙,我的家乡》,里面写到了他青少年时代在草原上渡过的令人神往的生活:“木架上的烤羊肉,/依然那么金黄金黄?/马奶子酒,/依然那么醇香醇香?”
图 鄂尔多斯大草原
徐建纲的家乡坐落在九曲黄河的几字头上的河套平原上,属于万里黄河水草最为肥美的大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徐建纲告诉我,他是蒙古族,彪悍勇猛是每一个蒙古汉子的性格,据我体察,徐建纲身上也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强悍性格。
“夏季的阳光依然是那么刺眼?/初秋的莜麦依然那么金黄?”“冬季的第一场雪,/照样把一切秘密掩藏?/早春二月刺骨的寒风,/依然把我心底的希望激荡?”跟诗人徐建纲接触,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激荡在他血液里面的荷尔蒙气息,他对异性有着一种发自本能的爱,爱得激情喷发。
“哦,儿时暗恋的她,/是否改变了模样?”徐建纲深爱他的内蒙,深爱他的家乡,深爱他暗恋过的姑娘。可是,徐建纲毕竟长大了。1979 年他考上了华中师大,徐建纲离开了他的内蒙,离开了他的家乡,也离开了他心爱的姑娘。
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真是百废待兴。改革开放的东风吹开了诗的花朵,中国诗坛空前活跃,“归来者诗人”,“新来者诗人”,传统派诗人都纷纷涌现,大家名家精彩纷呈。徐建纲在大学校园里受到了强烈的诗的气息熏染。“归来者诗人”的代表艾青强烈地影响到了他,自由诗的传统,抒情诗的传统,对民族和国家的强烈地爱,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假丑恶的批判等等,都可以从徐建纲的诗中找到大诗人艾青的非同寻常的影响。
图 徐建纲的诗集《一首老歌》
徐建纲告诉我,他 1983年就在《星星》诗刊发表了处女诗作。遗憾的是,他到了 2013 年才出版了诗集《一首老歌——徐建纲的诗》。2013 年的徐建纲已经年过半百,早已不是那个大学校园中的少年郎啦!可是读他这个集中的诗,明显感觉到残留在他的诗歌中的八十年代的气息。
八十年代是一个梦想和希望蒸腾的时代,而徐建纲的这本诗集里面多的就是抒发自己梦想和希望的诗歌。2013 年 8 月,诗人写过一首《路——与罗伯特·弗罗斯特对话》,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承认自己已经人到中年,不再少年轻狂,可是他的心中对他自己所选择的道路和理想充满着希望:“如今,/我已是人到中年,/前方依然朦胧,/道路依然泥泞,/但是,初夏的五月里/已看见田野里麦苗青青”。好一个“麦苗青青”,这将给人多大的鼓舞和激励啊?
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诗歌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人们不再欣赏流沙河《理想》式的或纪宇《风流歌》式或叶文福《将军不能这样做》式狂放地抒情,甚至滥情地宣泄诗人情绪的诗歌,因为中国新诗毕竟走向多元化,民间化和个人化了,同时中国新诗的艺术水准也提升了。
图 徐建纲的诗集《老船长咏叹调》
徐建纲的理想主义诗歌写作之所以难能可贵,是因为他在中国诗坛当下的流行模式中算是一股清流,这是笔者欣赏他的地方。“只因了,/心中那个金色的梦想啊/从不后悔当年做出的选择!”“我就不信,/这个世界,/还有人翻不过去的山,/还有脚走不头的路!”诚恳地说,徐建纲笔下对于理想和信仰的坚守已经超越了八十年代初的诗人的那种抒写方式了,狂放地抒情甚至滥情地宣泄诗人情绪的弱点得到了很好地回避,他的诗笔是坚韧的,健康的。
在诗歌艺术方面,徐建纲当然不仅仅接受了大诗人艾青的影响,在大学校园里,北岛、舒婷和顾城对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对以朦胧诗人为代表的“新来者”诗人也是礼敬的。因为在他们那里,也是有梦想和理想的一代诗人。
生活中的徐建纲常常做出一些“不近人情”的事来,有时候一言不合便要骂人,或者与人“断交”,他常常骂人为“土鳖”或者“奴才”,他也很喜欢去“启蒙”别人,喜欢别人崇拜他。你若跟他交往,言语之间,他好像不太尊重人,可是他自己的自尊心有极重,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徐建纲好酒,酒后的言语常常十分“惊世骇俗”。笔者的性格正巧跟他相反,一直比较唯唯诺诺,甚至逆来顺受,徐建纲正巧把我当成“启蒙”对象。为了表达这种奇妙的“启蒙”效果,笔者也常常反骂过去:“你这个天煞的土鳖,奴才徐建纲,都骂我好多天了,我也还个礼!”这个时候的徐建纲却显得十分温文尔雅,温柔敦厚,像个正常人,微笑着听我反击他。笔者不是存心跟他作对,不过骂回去,寻点开心而已。于是,我们依然是要好的朋友,依然常来常往,聚餐会友。只是,每次喝酒,都是我来控制他,不要让他喝得酩酊大醉。
徐建纲十分热爱教书这个职业。他大学毕业以后还教过中学,他对学生有着天然的爱。他是在三峡大学退休的,他是外国文学教授,研究了一辈子英美文学和英美诗歌。退休后,曾经在温州商学院返聘,然后又返聘到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跟笔者做了朋友和同事。
徐建纲一生经历过不少的坎坷甚至苦痛,他告诉我他第一任妻子把自己肚中怀了几个月的孩子处理掉,然后非要跟他离婚,这给了他极大的创痛。他的第二任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宝贝女儿,他对女儿视若珍宝,一直努力培养她,如今女儿已经在诗歌创作和绘画方面表现出天赋,在国外谋得工作机会。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徐建纲的狂野的性格造成了他人生的悲剧,当然也成就了作为诗人的他。
2016 年是诗人的伤心年。2016 年前后,诗人一连失去了几位亲人,他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战斗的父亲就在前一年去世了,他的岳母也是这一年去世的。2016 年是中国房地产的悲伤之年,房价跌入低谷,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诗人一口气卖掉了自己的房产,卖来的票子到哪里去了呢,给女儿留学做了学费,这一年诗人成了“无产阶级”。诗人2016 年 6 月的一天写了一首《2016 年印象》,“不经意间/见证了生与死的距离/撕心裂肺地呼喊/深入骨髓地忏悔/完成了意义的总结”。当然,这一切都是他个人的惨痛的遭际,除此之外,也有人类自然环境层面的遭际:“猛烈的暴风雨/忽左忽右/炽烈的太阳/炙烤干涸的大地/洪灾,涝灾/又为 2016 年雪上加霜”。
徐建纲的第二本诗集《老船长咏叹调》出版于 2018 年,这本诗集中的理想主义色彩消失了,心怀天下的作品不多见了,他的第二本诗集比较个人化,诗集里有他的创痛和伤心,比第一本诗集显得深沉,厚重,是一本值得珍爱的诗集。
自然,诗人除了这些创痛的遭遇以外,还有诗歌和酒,“一壶老酒/几个兄弟/来,干杯!/只为了这个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德不孤,必有邻,诗人的几个兄弟陪他一起分担这些苦痛和快乐。读罢这首诗,笔者心底对诗人油然而生一种钦佩之情。
中国艺术鉴赏网各官网平台信息:
责任编辑:刘梅(北京)